社科网首页|论坛|人文社区|客户端|官方微博|报刊投稿|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
您的位置:首页 - 老龄风采
林洪亮:小语种做出大文章(2020-03-03)

 

如果说林洪亮与波兰文学的结缘是机缘巧合,那他后半生的翻译工作则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和使命感—— 
  
 

2019年对8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林洪亮来说,是收获颇丰的一年。上个月,在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,他获得了中国翻译界最高奖项——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。但回顾一年成绩时,他并没有提及获奖,说的只是他的案头工作:他翻译的两本《希姆博尔斯卡诗集》刚刚出版;酝酿多年的“大部头”——翻译波兰史诗式长篇小说《农民》终于启动。 

    

◆结缘波兰文学 

林洪亮1935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康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少年时代,他曾向往从事地质勘探工作。高中时偶然在书店读到一本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。他一边如饥似渴地读着,一边随着保尔·柯察金的命运起伏或喜或悲,一个理想也在心中萌生:成为一名作家。1953年,他如愿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。1954年春,他通过层层选拔,成为武汉大学5名被选派到东欧国家留学人员中的一员。“启程前,我仅仅知道有波兰这么一个东欧国家。至于波兰文学,我也只是从鲁迅的文章中读到过几位作家的名字。”到了波兰后,他第一次知道波兰有那么多享誉世界的诗人和作家,一扇文学宝库的大门仿佛向他敞开。同时,又有一个愿望在他心中萌芽:他想让更多中国读者走进这座宝库。 

“波兰是小国家、大文学。”林洪亮说,“文艺复兴时期,波兰诗歌的成就不亚于意大利和法国。这个不到4000万人口的国家,有将近2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,其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5人,最近一位是2018年获奖者、女作家奥尔加·托卡尔丘克。”但是,除了居里夫人、肖邦,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中国人对波兰不了解,更别提波兰文学了。林洪亮多少有些遗憾,也因此,他一直将译介波兰文学视为自己应肩负起的使命。 

◆家国情怀 

1960年,林洪亮从华沙大学硕士毕业回国,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苏东组工作,l964年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后转入该所。  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国内波兰文学相关资料依然寥寥,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,他到处逛旧书店,“淘”有关古罗马历史方面的书籍;为了让译文更有古典韵味,他“恶补”中国古代文学课,从古代诗歌中汲取营养。 

研究的越多、翻译的越多,林洪亮对波兰文学的理解越深刻。读很多作品原文时,他常常会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忍饥挨饿的日子。“我的家乡曾被日军占领,我痛恨日本鬼子,痛恨民不聊生的旧社会。”不同民族的文学都有共性和普遍性,波兰文学特别是波兰古典文学中承载的厚重家国情怀,让他产生了情感的共鸣。在译介这些作品的过程中,他常常觉得是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。 

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,中国读者读到的波兰文学作品都是从英文或俄文版转译过来的,“原汁原味无法保证。”林洪亮是将很多重要作品从波兰原文直接译成中文的第一人。由于他开拓性的工作以及对推广波兰文化所作的贡献,1984年波兰文化部给他颁发了“波兰文化功勋奖章”。 

◆小语种之困 

在林洪亮的案头,摆放着波俄、俄汉和波英、英汉4部大辞典。因为波兰语和汉语之间至今还没有一部正规的辞典,有时遇到不熟悉的单词,他得通过两种辞典对照着查出。 

曾经国内从事波兰文学翻译的,连我在内只有3个人。现在,我们年龄都大了。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林洪亮就一直在不同场合提出“小语种翻译人才后继乏人”的问题。如今,他更多的是身体力行,力所能及地多译介一些好作品。 

今年,林洪亮把家里的几千册书籍都捐献了,很多书是他留学时省吃俭用买下背回国、又伴随了他半个多世纪的老旧版本。“2600本中文书给了老家南康,八九百本波兰文的原著给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,还有600多本给了首都图书馆。”他希望,能有更多中国读者读到波兰文学,能有更多人愿意从事小语种翻译工作。 

 
 

◆与时间赛跑 

结缘波兰文学一个甲子,林洪亮可谓著作等身。他撰写、翻译的文学作品700余万字,多部作品一版再版。他翻译的长篇小说《你往何处去》,至今已经再版7次,累计出版几十万册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退休后的22年里,撰写和翻译的作品甚至超过了在职36年间所完成的工作成果。“一些非常优秀的波兰作品,在中国却没有出版过,作为一个译介者,是应该自责的。”这位与时间赛跑的老人,一直有一种紧迫感。 

刚刚退休,林洪亮就应邀撰写波兰著名作家显克维奇的评传,于1999年写完并正式出版;1996年,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不久,林洪亮翻译了她的几乎全部诗歌和40篇短文;2010年,肖邦诞辰200周年之际,他出版了历时4年完成的《肖邦传》和《肖邦通信集》……“我从不认为退休之后的工作就是‘发挥余热’,我的工作热情依然像一炉熊熊热火在燃烧。 

2000年,林洪亮获得了波兰总统颁发的“十字骑士勋章”,2010年获得波兰文化和文物遗产部颁发的“荣誉艺术波兰文化银质勋章”。 

2019年是中波建交70周年,也是林洪亮从波兰华沙大学毕业近60年。年初,他开始翻译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蒙特的长篇小说《农民》。翻译莱蒙特的作品曾是盘桓在他心头很多年的一个心愿。他说:“我没有跟任何出版社签约,年龄大了,打算轻松一点译。”说是“不想给自己压力”,他依然每天伏案两三个小时,字斟句酌,再用手写笔一个字一个字录入电脑。目前他已译出30万字,他希望能在2021年完成全部80万字的翻译工作。 

作为小语种文学作品翻译的林洪亮说:“我很幸运,因为我翻译、写的东西,都还算得到了大家的喜欢。” 


 


 

来源:“中国老年报周末茶馆”
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